本科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00字精选四篇

| 点击:

【www.liuxuezz.com--本科】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00字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00字

  摘要:目的 讨论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法研究。方法 选择躯体化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根据心理特点分析使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的护理有效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以及日夜变化、SCL-90各个因子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躯体化障碍患者中使用根据心理特点分析的针对性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心理特点;护理方法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患者会出现多疑、敏感,以及反复多变的躯体不适主诉等症状[1],原因是由于环境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导致[2]。该病病程会呈现慢性波动,症状涉及全身系统和部位,患者现出对于身体状态的过度担忧[3]。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本文就此选择躯体化障碍患者40例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躯体化障碍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0~60岁,年龄均值(38.12±1.71)岁。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 21~61岁,年龄均值(39.02±1.88)岁。两组患者一般治疗差异较小,可以比较(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心理分析

  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具有疑病、主动求治,以及焦虑抑郁心理。(1)很多患者会过分担忧自己的健康情况,或者认为自己已经出现严重的疾病;患者对自身变化非常敏感,一些微小的变化都会造成精神紧张,甚至将一般症状进行曲解、夸大;缺乏自信心,依赖他人,患者会经常认为自己出现严重疾病,而主动求医,虽然检查后发现不符合,经过医生耐心解释,但仍不相信。(2)躯体化障碍患者大多都有很长的就诊经历,在神经内科、内科、内分泌进行各种脏器、血液等检测,对检测结果呈现怀疑态度,还会对医生解释示失望。(3)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折磨,承担较重的经济负担,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易怒、烦躁、失眠等。在求治过程中,无法照顾家庭、胜任工作,耗费较大的精力、钱财,感觉无法痊愈,出现抑郁情绪,甚至发生自残、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

  实验中根据心理特点分析使用针对性护理。(1)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宣教,用热情态度接待患者,减少患者的不安全感,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加强与患者交流,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鼓励其正确面对疾病,以纠正患者的性格缺陷;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員要以温和的服务态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增加患者护理配合度。(2)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让患者正确客观地认识疾病,判断现实状况、周围环境。在交流过程中,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忽略躯体症状,减少焦虑感。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日常的活动以及缓解压力的方法,辅助实行生物反馈、放松等物理治疗。(3)通过对患者实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纠正病态心理。在患者出院前,需要反复叮嘱其坚持用药的重要性,鼓励患者使用正确客观的态度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以预防病情复发。

  1.3 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以及日夜变化、SCL-90各个因子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其中,SCL-90各个因子评分中包括评估患者的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精神病、偏执等,分数越高,示精神状况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测。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的情况

  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1.

  2.2 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的情况

  护理前,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相比(P>0.05);护理后,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相比(P<0.05)。见2.

  2.3 两组的睡眠以及焦虑情况

  两组的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以及日夜变化相比(P<0.05)。

  2.4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见4.

  2.5 两组的干预前后的SCL-90各个因子评分的情况

  干预前,两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等SCL-90各个因子的评分相比(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等SCL-90各个因子的评分相比(P<0.05)。见5.

  3讨论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临床现多样,反复出现躯体症状的心理障碍疾病[4]。患者往往早期在综合医院各个科室就诊,但治疗效果不理想。研究发现,该病单纯应用精神科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5~8]。而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实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9~11]。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用心理学的技术以及理论,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安慰[12~14],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治疗、预后、转归等情况,以提高治疗的信心,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此外,护理人员通过加强与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使得患者在掌握自我减压、控制情绪方法的同时,还能得到家属的支持和关心,进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第二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00字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学思模式”的改革成效。

  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在护理学专业23级本科118名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21例,通过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阅读、分析、反思、分类、提炼5个步骤分析提炼主题。

  结果:本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结论:本改革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学思模式;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关于“学”与“思”关系的名言。孔子提倡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主张学思并重。毕业论文是护理学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体验科研和培养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将孔子的“学思并重”思想应用于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具有现实的意义。

  1、教学改革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为切入点,引入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对我校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1.1全程监控毕业论文工作

  实行院系合作导师制,即临床和校本部教师共同指导毕业论文工作。学校定期派老师到临床配合临床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加强质量控制,优化各个重要环节,并对其论文质量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1.2优化教学实践环节

  见习环节:阶段式见习,从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每学年安排1次见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让学生早接触、早了解、早融入临床,为毕业论文选题做好准备工作。教学环节:在第3学年开设《护理科研》(含统计学),课程结束即安排第3次见习(要求带着选题任务到临床),为毕业论文工作做好理论与实践准备。毕业实习环节:两段式毕业实习模式,第1阶段完成主要科室和社区护理实习,第2阶段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1-2个科室实习,使学生可以利用第2阶段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成毕业论文。由此,学生完成从“学”到“思”,进而升华到“学思并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护理学专业23级本科118名学生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要求:抽样覆盖各实习点(我系实习点共16所医院,5个社区服务站,其中省级三甲医院5所),研究对象均能用语言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并同意受访,研究样本量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饱和标准。最终确定访谈对象21人,按照实习综合成绩优秀7名,中等7名,较差7名。

  2.2研究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中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探讨我系“学思模式”护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改革的利弊。访谈前,向受访者说明研究目的,并讨论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访谈时,取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录音。访谈者均进行过提问、倾听和回应技巧的训练。访谈以有重点的谈话形式进行。每次访谈分别以“你对本科生做毕业论文有什么看法?”或“你在做毕业论文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等开放式提问作为开始,对学生提问。每例个案访谈4~6min,全程用录音笔录音,并记录受访者的表情、情绪等变化。访谈时录音可以确保研究者掌握所有重要细节并且防止“偏见”。访谈结束后及时将录音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分析时,研究者反复聆听录音,对照并阅读每一份访谈记录,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汇集,写出备忘录;最后归纳提炼主题。以归纳的方式进行内容分析,当不能归纳出新类别时,即资料达到饱和。

  3、结果

  通过访谈,学生对本研究所做的改革表示认同,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撰写毕业论文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但存在选题困难,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等问题。本研究显示我系所做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个案4“我觉得还是有自选科室比较好,因为我们论文进行主要是在后半阶段,而后半阶段我们时间会相对比较充裕,有利于我们做毕业论文”。个案6“学校在我们大一、大二、大三学年都有安排我们见习,每次见习前老师都有布置思考题和作业,这样给了我们一些适应时间,让我们不断接触和思考,特别是第三次见习前,我们刚学过《护理科研》,然后带着要写毕业论文的想法到临床,回来再到图书馆查资料,毕业实习时感觉比其他院校学生进入研究状态更快”。个案11“学校老师定期到我们实习医院来,给了我们很大的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我们感觉学校还是很关心我们的,我们得表现得更好一些。……像数据统计知识,一般临床指导老师欠缺,学校老师来了我们问起来很方便,打电话经常讲不清楚,也就不爱打了……,我们也会时时想毕业论文的事,而不会因为考试、就业等因素应付了事”。

  3.2有利于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思维自2世纪8年代被引入护理领域后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我系教师继承传统教育思想精髓,在教学各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特别通过毕业论文环节,使学生真正学会思考和反思,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个案7“论文的写作放在实习的后半段,对于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方面的经验,我们已经比较丰富,我们学会了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病人需要什么”。个案2“以前认为书本上的东西肯定是对的,听老师科研讲座和指导后再查资料,发现有一些东西是不同,觉得很有意思”。个案2“我认为重点不在于结果,而是在于做的过程。你可以了解到要做一篇论文,你要通过哪些步骤来实现它,遇到困难怎么去解决它”。

  3.3有利于增加学生科研兴趣

  我系在21级和22级本科学生中试行毕业论文工作中发现:学生对在校期间从事科研活动兴趣较高,但真正做毕业论文时却积极性不高,这与范氏的研究结果一致。故本次改革加强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中对学生的指导,科学、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时间,增加了学生科研兴趣。学生个案1“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科室,因为写论文要是没有自己的兴趣在内的话会很累的”。个案1“毕业论文有一个中心,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针对中心我们可以去调查,比如去网上查查资料,翻翻书本之类的。我们有自己的想法,带着自己的想法、观点去看书,挺有益的”。个案18“我们比其他学校更规范、系统,有开题,有中期检查,有答辩,都是学校老师和临床老师一起,学校老师也经常来医院和我们交流……,感觉很正规,写出的文章更像论文。……看自己写出的论文蛮自豪的”。

  3.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因为毕业论文工作要求每位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而完成毕业论文必须依托医院和社区、依靠老师的指导、病人的配合,同学间的互助,迫使平时不爱与人交往的学生鼓起勇气沟通交流,有一定沟通能力的学生认真思考如何沟通获得别人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个案11“从学校到医院这个大环境,与人沟通交流是很大的一块,……,因为要做毕业论文,我们得学会怎么和老师沟通,怎样做才能得到病人的肯定和认可,接受我们的意见,配合我们,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个案15“学校老师经常下临床,我们可与老师进一步沟通。同时,与临床老师、病人沟通存在问题也能跟学校老师说,让老师帮助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能力”。

  4、讨论

  我校从21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始毕业论文工作,经过21级和22级2个年级学生试行,在广泛征求学生、临床和学校老师的意见基础上,在23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实施改革:加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理念,改临床一对一导师制为院系合作导师制,改单纯医院控制毕业论文工作为学校全程监控毕业论文工作,改集中见习为阶段式见习,毕业实习改单纯科室轮转为两段式毕业实习模式,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思并重”。通过研究显示本改革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人力和财力所限,仅福州各实习点可以派老师1个月下临床1次指导学生,其它地、市实习点只能1个学期去1次,监控不能完全到位。一些实习点临床论文指导老师存在指导毕业论文困难,学校需开办论文指导学习班帮助临床老师尽快提高。

  【参考文献】

  [1]肖顺贞.护理研究[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6:26-28.

  [2]段明娟,钟玉杰.护理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提升科研能力认同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7,13(25):2355-2356.

  [3]范红斌,邓超,李英,等.护理本科毕业生科研态度调查.[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7,17(3):266-267.

  [4]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4,39(9):644-647.

  [5]许虹,彭美慈,汪国成,等.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6,41(2):155-157.

第三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00字

        摘要:为了解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提出优化措施,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本文根据唐山市某医院的《卫生(护理)人力基本信息调查表》,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析了护理人力资源年龄、护龄、学历、职称等构成情况。运用实际工作量等方法测算该院护理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数量和结构。结果显示该院总床护比、总医护比、卫护比均达到国家配置标准。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下,内、外、妇、儿科的缺编率分别为12.76%、14.48%、4.35%和0。结论是该院护理人力资源总量不足;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专业水平不高;急需解决编外聘用护士队伍稳定问题。建议完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制度;优化护理人才结构;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专业人才水平;及时研究制定政策,稳定编外护理队伍。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优化分析

  人力资源是医院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护理人力资源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是保证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提高整个卫生人力系统的利用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唐山市某全国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例分析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

  一、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唐山市某医院儿科、妇科、ICU、内科(包括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科等)、外科(包括心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病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全体在岗的护理人员,以及每天的不同等级护理病人数。

  (二)研究方法

  1.自行设计的医院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医院名称、实际开床位数、护士总人数、医生总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总人数。以此表数据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的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从文献中摘录出的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比较。

  2.根据护理人员基本信息表调查出护理人员年龄、护龄、学历、职称、聘用性质。采用构成比、相对数等指标描述护理人员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的比重及医护比、床护比等情况。

  3.护理工作量调查表包括科室名称,护士人数,床位数,每天一、二、三级护理等级病人数。

  二、结果

  (一)唐山市某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总量分析

  唐山某医院的医护比、床护比、卫护比状况以及相应的国家配置标准。

  (二)样本临床科室护理人力资源分析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该院15个临床科室的病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内科系统的心内、神内、内分泌等科室;外科系统的心外、神外、骨外、肿瘤外科等;妇科、儿科以及急诊科的各病区。

  1.护理人力资源数量分析

  本研究应用标准床护比和实际工作量法测算各样本科室所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的数量。

  2.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从护理人力资源的年龄、护龄、学历、职称和聘用方式等方面来分析护理人力资源的结构。

  三、讨论

  (一)护理人力资源匮乏,配置不合理

  该院总床护比为1:0.81,基本达到了卫生部颁发的标准。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美国的床护比为1:1.6,法国为1:1.2,均高于我国的标准。从医护比看,为1:1.88,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1978年卫生部颁布的《编制原则》要求三级医院的医护比为1:2,结果明显低于此标准。亚洲国家平均医护比为1:2.019,新加坡的"医护比为1:3;日本的医护比为1:3.9。英国、德国等国的医护比例都超过1:4,芬兰、挪威等国家的医护比甚至超过了1:6。不难发现,我国总体上的医护比例倒置,护理人员配置数量明显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功能制护理下,除神内科、神外、心外、骨外、口眼科和儿科的护理人员数量比较充裕外,其他各科室均存在缺人现象。而在整体护理模式下这四大系统内的15个临床科室的病区均存在缺编现象,护理人力资源数量严重不足,护理人力资源浪费是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

  (二)护理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该院护理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共占63.64%,而全国此年龄段的护理人员比例为55%,表明该院护理队伍趋于年轻化,说明该院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较足,但是过于年轻的队伍常意味着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力量薄弱;护龄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占护理总人数的比重最高,占35.14%,在10年以下的护理人员所占比例为53%,这提示,该院护理人员的护龄相对较短。该院护理人员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占58.97%但研究生学历的护理人员数量微乎其微。从护理人员职称结构看,具有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仅占总数的5.56%,而初级职称则高达63.64%。该院护理人员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比例约为1:5:11。根据卫生部颁布的l:3:5:7的高、副高、中、初级比例及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高、中、初级的1:3:1的比例,该院的人才职称结构差距较大。

  (三)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专业水平不高

  护龄在10年以下的护理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超过了一半,这表示该院护理人员的护龄相对较短,护士专业成熟度低,临床工作经验相对不足,对护理质量必然产生不良的影响;该院护理人员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97%,但研究生学历的护理人员数量微乎其微。由此可见,虽然该院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已达到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的要求,但缺乏学科带头人,致使该院护理事业发展后劲不足;从护理人员职称结构看,该院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占了大多数,这就表明该院的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与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

  (四)聘用制度影响护士队伍的稳定

  90年代初,因为护理人力资源的普遍紧张,部队医院、专科医院、国有综合性医院等单位逐渐聘用合同护士,以缓解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进入21世纪,合同护士在国有医院的数量己占相当比例,成为护士队伍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医院可以配备少量合同护士,但要以编制内护士为主。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该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有241人,占医院护理总人数的52%。由于合同制护士在工资福利待遇、继续教育以及晋升等方面与编制内的护士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合同护士的权益、职业发展、工作满意度等问题均是影响护士工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

  (一)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完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制度

  在数量配置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以床位数为基础的护理人力计算方法,以实际床位数、床位周转率、床位使用率、直接护理和间接护理的工作量,不同科室的病人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等为主要指标,运用统计学的多种人力资源配置测算方法,在国家的标准下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制度,有效解决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或配置浪费的问题。

  (二)优化护理人才结构,提升队伍整体质量

  鉴于目前该院护理队伍整体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普遍偏低,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分布的现状,建议:第一,对于护理人才的年龄结构的配置,应该以30岁以上的护理人员为主。根据护理工作实际情况以及人力资源生命周期特点,35岁以下护理人员精力充沛,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是护理工作的青年后备力量;35~44岁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强,是护理工作的“中流砥柱”。第二,应配置一定比例的研究生人才,以提高创新护理的科研能力和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第三,职称比例应高、中、初级合理搭配,根据现状应适当增加高级职称的编配,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构提升,较大幅度的增强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专业水平

  医院应制定完善的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方案,科学规范地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医院管理者应根据护士工作业绩考核分析结果,制订定期培训方案;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安排继续教育的内容。加强护理人员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服务理念的培训,促进其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患沟通能力。还要促进护理科研队伍建设,发掘和培养护理学科带头人,从而促进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

  (四)及时研究制定政策,稳定编外护理队伍

  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必须科学地、合理地、法制地管理聘用护士。首先,对现存的编外聘用护士的历史遗留问题,从稳定和发展护理队伍出发,共同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尤其是待遇上如何逐渐向“同工同酬”过渡的问题。第二,医院领导应在各方面关心她们,对工作中成绩突出,任劳任怨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在生活上尽量帮她们解决困难,逐年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第三,逐步减少甚至停招收编外聘用护士,增加高素质在编护士的招聘比例。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卫医政发〔2010〕108号[S].

  [2]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9中国卫生统计年鉴[DB/OL].[2010-01-08].

  [3]张玲娟,叶文琴,陆健标.等级护理标准操作时间与实际操作时间的测量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5):7-12[4]AlanP.Problemfacedbynurses.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practice(SPECIALSUPPLEMENT),2001(7):21-25.

  [5]曹志辉,郑贺英.我国医院推行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03,18(8):45-47.

  [6]孙继红,刘均娥,陈梅帆.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5):233.

  [7]万崇华,张春,舒占坤,等.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西方的比较[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7):31-32.

  [8]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第四篇: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00字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04例行肠造口术患者,根据门诊序号的奇偶数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肠造口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肠造口术;护理干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目前,临床治疗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主要采取肠造口术,对于保障患者疗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及改善生理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但术后肠造口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给患者身体、心理及社会等方面产生较多影响,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行肠造口术治疗的患者要实施相应护理十分必要。本次研究对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肠造口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整体护理效果显著,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行肠造口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满足肠造口术指征,并经病理学活检证实。男54例,女50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30.2±15.2)岁;疾病类型:45例直肠癌,32例结肠癌,15例肠梗阻,12例腹外伤;排除伴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精神病史等患者。根据门诊序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做好清洁工作,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干净;对患者肠造口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及时联系主管医师;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医师和患者加强沟通、交流,主要掌握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心理动向,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告知其肠造口术的手术操作方法、作用及临床意义,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应用该种方法进行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用正确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医师要积极疏导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勇于克服心理障碍,倾听患者内心感受,鼓励其勇于表达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1.2.2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法等内容后,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医护人员为其演示护理程序,指导患者家属掌握测量肠造口、选择裁剪肠造口袋的方法,有效避免发生排泄物外溢的情况。

  1.2.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为其制定合理饮食方案,对患者膳食进行合理、科学调节,注意维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不易消化以及易导致出现腹泻、腹胀的食物;告知患者每日定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

  1.2.4并发症护理如患者造口位置出现感染,护理学毕业论文则首先应用温水冲洗,注意保持造口处干燥、清洁;如患者出现水肿,则立即应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告知患者家属及时更换敷料,保证干燥、无污染;与此同时,注意妥善安放造口袋,防止出现粪便渗出的情况,给皮肤产生刺激。

  1.2.5出院护理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要详细告知其出院注意事项,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保持联系,可应用上门拜访或者电话询问方式了解患者疾病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2]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生活质量评定包括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等项目,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并发症主要包括造口感染、狭窄以及肠黏膜水肿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研究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出现2例伤口感染,3例黏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9.6%;对照组出现7例伤口感染,8例黏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8.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肠造口术为临床腹部外科的常用疗法,能够挽救患者生命,给患者提供生存机会,但应用该术式治疗后易遗留肠造口,给患者身体形象、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导致出现排泄、个人卫生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给患者心理、生活以及社交等方面带来较大影响[3]。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现代护理理念不仅注重对患者机体生理方面进行护理,而且注重对心理感受、生理功能及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护理[4,5]。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神经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对于解决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缓解负面情绪、帮助其克服临床障碍、保持积极愉悦的心理状态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知;通过实施饮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快疾病康复;通过实施并发症护理,能够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行肠造口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凤,陈晓霞,郭晓鹏,等.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7):1285-1287.

  [2]薛瑜,吴海珍.延续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根治术并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影响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69-71.

  [3]林明霞.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00-101.

  [4]黄江彬.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9):1008-1010.

本文来源:http://www.liuxuezz.com/xuexiao/38977.html